(资料图)
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,如果使用 DNA 构建存储器,那么鞋盒大小就可以容纳 215PB 的数据。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保存这些数据,科研人员现在有了新的突破。
近日发表在《Nature》上的论文中,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种有趣的技术来保护和标记信息性 DNA 载体,保护载体在读取过程中不遭到破坏,还可以促进 DNA 文件的分类、创建机器人文库。
IT之家根据论文介绍,汇总当前处理 DNA 信息的基本过程如下:将信息种子(seed)送入到 DNA 载体“primer”的“soup”中,通过触发聚合酶链反应(PCR),复制所需要的“文件”。
每个“文件”都是一条书面的 DNA 链,以特定的方式标记,“primer”随后开始复制。
现代 DNA 解码工具需要数百万个相同的序列才能可靠地解码单个“文件”。任何这样的“读取”都会导致错误并最终破坏信息。
科学家们提出了将 DNA 文件封装在聚合物胶囊中的想法,不过需要加热到 50 摄氏度以上。
PCR 过程从较低的温度开始,然后在加热之后,原始“文件”隐藏在胶囊中允许您在读取(复制)时保护原始数据,还可以为每个“文件”分配标签。
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,所提出的技术允许一次最多读取 25 个文件,并且在三次读取后仅丢失 0.3% 的文件,而不是像现有方法那样丢失 35%。
IT之家在此附上论文地址,感兴趣的用户可以点击阅读。
标签:
上一篇 : 广东社保卡首次申领时限是多久?工本费是多少? 全球今头条
下一篇 : 最后一页
3月16日,盛和资源(600392)副总经理毛韶春、黄厚兵,财务总监夏兰田,董秘郭晓雷,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...
2022年3月15日,这是继1983年以来的第4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。中消协组织围绕共促消费公平消费维权年主题...
首批金控牌照的归属出炉,两家公司拿到许可证。3月17日,央行发布公告称,已批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...
时隔半月之久,西宁市城北区逐步推动复工复产,往日的生机活力被渐渐寻回,牛肉面红油飘香、包子铺炊烟...
音乐是我生活的一部分,是我的梦想,也是我的事业。英国音乐人亚当(Adam)告诉记者,在中国的十几年里,...
Copyright © 2015-2022 起点舞蹈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2 联系邮箱: 39 60 29 14 2@qq.com